澎湖543小組 指導老師:徐瓊信

陳智偉2099411018

吳柏傳2099411008

陳駿傑2098420038

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

100-10-16通樑古榕樹



吳柏傳 拍攝 廣場

基本資料
創建年代:民前267年(明未清初),清嘉慶元年遷建於此
位  置:澎湖縣白沙鄉通梁村。
古蹟類別:縣定
種  類:祠廟
歷史沿革
通梁 保安宮 康府王爺/陳智偉 拍攝
保安宮─康府王爺
靈跡顯著、香火鼎盛
保安宮是通梁村的宗教信仰中心,初建於清順治元年(西元1644年),迄今已300餘年歷史,原主祀「黑府千歲」,後村民請神指示,改以奉祀康府3位王爺,長年靈跡顯著,香火非常鼎盛,信眾眾多虔誠膜拜,所以民國40年在高雄又設一分宮。
保安宮經歷歲月侵襲,在明永曆26年(西元1672年)、日昭和9年(西元1934年)兩度重建;民國54年又因不堪風雨侵蝕,棟角傾頹,村民們三度整修。保安宮的建築依照古代宮廟規格設計,木工工藝精髓傑作,保存了另一種雕塑純樸美。近年保安宮內殿再受漏雨之苦,鄉老共識,邀集旅台鄉親共襄盛舉,民國83年又重新整建,如今的保安宮較之前廟貌更加富麗堂皇金碧輝煌,是旅客遊通梁村必到之處,信徒參拜踴躍,廟的四周設有五營頭鎮邪,保佑鄉民、遊客平安。
吳柏傳 拍攝
吳柏傳 拍攝


五營頭鎮邪之一 /吳柏傳 拍攝
通樑保安宮,創建於清雍正二年,嘉慶元年於現在的位址重建,廟內主祀康府三位王爺及黑府王爺。 康府王爺史蹟
西元一千五百年前,有一窮秀才康實根,執教為生,為人忠厚,其子康太,由於常跟在其父母身邊,七歲已積學滿腹,十一歲勤練武術,十九歲中舉,二十歲武舉,數度伐匪有功,封為巡撫,晉為總兵,四十二歲伐番傷殘,一手傷癒後,告老還鄉,繼承父業,五十九歲俗業已盡,迎天神,入天宮,村人在其墓前築康太祠,康太在天修練後,接任康太祠,不久轉任甘肅武王廟,後接旨轉任澎湖通梁村保安宮,對善男信女祈求均有,明確提引,與顯靈故至今,為村民敬仰供奉。




通樑古榕
陳智偉 拍攝

通樑古榕的種植也是無心柳,那是該林宅族人林瑤琴於南明永曆27年(1673)所植在保安宮的廣場上,目前共有98條氣根因接觸到地面,榕樹向四方擴展支條技繁葉茂,而形成天然的遮陽棚,綠蔭覆蓋達660平方公尺之多。
陳智偉 拍攝
通樑林家古宅
陳智偉 拍攝
該古宅屬澎湖早期建築,與鄰近古榕樹、古聚落關系密切。當地住民以鄭、陳、林姓居多,往昔有透西船與唐山生意來往,經濟較為富裕,留下一些造型精美的傳統民宅。由於林家以前有透西船和大陸來往,古宅建築材料中的唐山紅磚、泉州白石、綠釉花窗。
吳柏傳 拍攝

檢視較大的地圖
攝  影:陳智偉、吳柏傳、陳駿傑
編  輯:陳駿傑、吳柏傳
照  片:現場拍攝
參考資料: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出版單位: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:中華民國99年12月 P.60-P.63
(以上由友站「王之醮」家長『c.k.wang』提供)
走讀台灣http://www.walkingtaiwan.com/content/county/city_POI.asp?ids=65&jid=14&bid=5

1 則留言:

  1. 在下祖父其實就是通樑人,日治時期來到台南運河開丁香魚乾生意,順便也把台南的米.糖等賣回澎湖
    每次過通樑大橋都會來此...追尋過往先祖在此生活點滴..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