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灣大義宮介紹:
- 竹灣大義宮乃竹灣村的居民信仰中心,主要祀奉關公,關於大義宮有許多有趣的傳說:諸如中法戰爭時關公顯靈擋下法軍的砲彈,使得竹灣村得以平安度過這場戰爭(淡水的清水祖師爺廟好像也有這類的傳說,神明怎麼這麼愛擋法軍的砲彈);另外耆老指出,位於大義宮前的半月池、馬僮及關公坐騎赤兔馬塑像,相傳建廟之初並無雕塑馬僮肖像,但因每至夜間村人經常聽聞馬蹄聲於聚落內響起,且四處奔馳,並常奔入民宅打擾村民安寧,經村廟開會決議之後,加塑馬僮肖像,從此赤兔馬村內奔馳聲響即沒在發生。
- 竹灣大義宮發展成為觀光景點的歷史甚早,可以推衍到1980年代,當時是非常著名的觀光景點。大義宮的觀光噱頭在於廟內地下室有一曲折的洞穴,以咾咕石砌牆並裝飾各類蓮花造型的照明燈飾,鑿有多處水槽餵養7-9隻的海龜,其中包括保育類的綠蠵龜。其中一池為許願池,許多遊客會於池中投擲錢幣許願,靈驗與否看個人詮釋。
- 大義宮飼養的海龜75年設地下蓮花洞時原來有15隻,目前大池有綠蠵龜5隻,赤蠵龜1隻,小池有玳瑁3隻,目前每日換水,定期餵食、注意營養,大義宮的海龜除了保育課有在指導如何保護照顧外,若有受傷生病也送到海龜救護收容工作站調養。
耆老的記憶:
- 竹灣古地名為竹篙灣,據聞因竹灣地區在清朝以前生長了許多竹子,這也是西嶼斗笠的主要材料來源,所以該地區就叫做竹篙灣。
- 竹灣許家和二崁陳家300年前有段不得婚嫁的故事:二崁先祖陳廷益公夫婦據傳為少林弟子武藝高超,兩人因相愛不容於佛門避居澎湖二崁,陳公避居澎湖後努力經營二崁地區,很快佔有二崁龜山以南的海域成為其經濟活動區域,別村村民覬覦陳家辛勤開拓的漁場,卻害怕陳家夫婦的武功不敢造次侵犯,於是便千方百計想設計陳家夫婦。恰好陳家有一女兒外嫁隔壁竹灣村許家,某年夏日竹灣廟會邀請陳公前往竹灣宴餐,許家人乘機大灌陳公黃湯,趁著陳公酩酊返家時,竹灣許家人派了數十長工尾隨至二崁,陳公一回家就倒頭大睡,他的妻子在外頭整理魚具時突然聽屋內一聲慘叫,衝進屋內發現丈夫遭一隻魚叉刺中要害身亡,陳公的妻子拿起扁擔一陣追打便打死了二十幾個壯丁。陳公死後他的妻子把他遷葬大池角,故意不埋葬在二崁,且蓋了三座假墓以防仇家破壞,並立下祖規要二崁陳氏後代子孫不可與竹灣許家聯姻。
- 不過數百年過去之後,這項不准聯姻的戒律早已不存在。
![]() |
大義宮 廣場外 拍攝/吳柏傳 |
![]() |
大義宮 入口前的半月池景觀 拍攝/吳柏傳 |
![]() |
大義宮 正門口 拍攝/吳柏傳 |
![]() |
大義宮 內廳 拍攝/吳柏傳 |
![]() |
圖片取自大義宮內海報簡介內容 |
![]() |
圖片取自大義宮內海報簡介內容 |
![]() |
圖片取自大義宮內海報簡介內容 |
![]() |
圖片取自大義宮內海報簡介內容 |
![]() |
圖片取自大義宮內海報簡介內容 |
![]() |
圖片取自大義宮內海報簡介內容 資料來源:沿著菊島旅行網站 /澎湖時報[2006/10/23] /大義宮內海報簡介內容 照片拍攝:陳智偉.吳伯傳 檢視較大的地圖 |